2020考研:985211才是好大學?擇校需要冷思考
[摘要] 擇校擇專業總是叫人頭疼,選擇困難癥都犯了。在選學校時,名校的光環總是顯得過分誘人,大家于是前赴后繼的選擇考名校。今天想好好聊聊擇校是否該選名校,以及究竟該如何擇校。
擇校擇專業總是叫人頭疼,選擇困難癥都犯了。在選學校時,名校的光環總是顯得過分誘人,大家于是前赴后繼的選擇考名校。今天想好好聊聊擇校是否該選名校,以及究竟該如何擇校。
排名,似乎是我們判斷一所大學到底好不好的第一印象,你看清北不是常年在第一嘛。但是斯坦福大學最近有一個新發現:找到一所“適合自己”大學的最佳方法是忽略排名。相信不少小伙伴看到這都是黑人問號臉,不看排名怎么找???這不是為難我胖虎嗎?
事實上,多年以來,教育工作者一直質疑大學排行榜的有效性,指出各種榜單在其排名方法中存在的各種缺陷。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考察了所有與排名相關的論據并得出結論:找到一所“最適合自己”大學的最佳方法是忽略排名。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發現并非基于以下抽象概念:教育價值是一種無法量化的東西。相反,這項分析依據學生選校時考慮最多的因素:學習成果、幸福感、職業滿意度和未來的收入。該報告指出:如果你確實在意這些因素,大學排行榜單無法對你起到有益的指導作用。
那排行榜沒有太大指導作用,那我看是不是985/211唄!同學請冷靜,判斷一所大學的好壞不能只用簡單的頭銜來定義、只用單純的數字來衡量,就像你不能簡單的用身份來衡量一個人。教育GDP這一概念使大學教育仔細地計算著投入和產出,專業的開設和關閉,取決于就業率、社會需求,甚至是領導個人的研究方向。本應該去功利化的大學教育,已經被綁上了“利潤”和“效益”的輪子。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我們擇校到底該考慮些什么?
1.了解報考目標的競爭態勢及錄取原則
為了確保報考的學校是較為保險的,考生需要對報考目標做到非常的了解,包括學術氛圍、導師質量、歷年分數、歷年的報錄比、招生人數,等等。同時要了解報考的院校是否有特殊的錄取原則,包括考試科目、命題范圍等。
2.選擇有價值的院校
在選定考研目標時,除了要確保能考上之外,還要讓研究生讀得有價值。有價值體現為經過兩三年的學習,能夠從進修過程中得到收獲。這個收獲一方面表現為知識上的收獲,另外一方面是通過這個學歷為你將來的就業增加一些附加值。3.選擇就業理想區域的學校
學校所處區域關系著考生就讀期間接觸的平臺、視界還有將來的就業和發展。到自己打算就業的區域去讀研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可利用讀研的時間,多結交朋友,為自己踏上社會搭建關系網,同時熟悉這個城市,為未來的挑戰做準備。
3.切合個人實際情況
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建立在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所以建議大家對于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結合預報學校、城市的客觀現實冷靜剖析,全方位考慮,爭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選擇。
4.是否有調劑機會
考研是可以調劑的。它可以在同一專業的不同學校之間進行調劑,也可以在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之間調劑,還可以跨院校跨專業調劑。因此,對考研來說,調劑是一個潛在的讀研機會。報考熱門院校冷門專業,在同一專業之內,可以獲得更多的調劑到非熱門院校的機會,甚至也會有調劑到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機會。此外,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調劑機會相對較少。
5.就業前景怎么樣
北上廣等大城市人才就業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公司更加看重工作經驗,剛畢業的碩士生直接就業的難度較大。而正在發展中的廣大中西部地區卻少有人問津,這種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所以考生應該擺正心態,在就業上理性選擇,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城市,碩士學歷在那里會受重視,同樣機會就多,成功的幾率也大。
面對名校,我們可以心動,但是更應該:
1.專業實力應重于品牌效應
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將更加專業化、更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對于報考專業的綜合考察,如師資力量和科研水平等,應該放在第一位,甚至應該重于對院校品牌的考量。比如一所普通院校,名氣一般,但就你要報考的專業來說卻是一流水平,不僅教學實力雄厚,而且社會認可度高,將之與一個名牌院校的一般專業相比,顯然前者更應得到你的青睞。
2.別讓單純的虛榮害了你
每年報考名校的考生中,有一部分是出于跟風心理。這部分考生對于考研沒有明確規劃,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單純出于“要考就考最好”的虛榮心理而報考了名校。勇氣固然可嘉,但如果缺乏了實際考量,很有可能空忙碌一場。任何目標,都應該是建立在對自身興趣和優勢理性評估的基礎上,避免掉入虛榮的陷阱。
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我們主張根據所學專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來選擇,而不是為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考研不易,考名校更不易,在如此重要的人生抉擇面前,建議大家理性選擇,既不盲目自大,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亦不妄自菲薄,與理想失之交臂。青春年華之所以絢爛,正是建立在奮斗的基礎之上,祝大家目標明確、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