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如何擇校?必看收藏避免成為考研人炮灰!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576027530
根據歷年報考MBA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每年的錄取率連百分之30都沒有,分析下來發現,每年因為學校沒有選好,成為炮灰的大有人在。
很多考生具有“名校情結”,非名校不上。由于擇校目標太高,白白浪費一年的時間和精力。還有人擔心自己的實力不夠,本該考個985學校,結果報了個普通學校,錄取之后,內心依舊不甘心。
因此,擇校必須慎重。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院校尤為重要,不可完全聽信別人的意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綜合考慮。
問
那么MBA擇校需要考慮哪些方面呢?
答
首先是學歷、工作經歷(工作年限、公司崗位、薪資、所處行業、自身職業規劃)。其次,如果是創業者要考慮公司規模、行業、商業模式,注冊資金,所在城市、學費等情況。
1
了解報考專業
首先管理類聯考,一共有7個專業,根據你的需求,以及對未來的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其中MBA、MPA、MEM工程管理碩士(01.02方向)、MTA旅游管理碩士4個專業有工作年限要求。
1、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大專需要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3、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MPACC會計碩士,MEM(03.04方向)MLIS審計碩士,MAUD圖書情報碩士,支持應屆生備考,同樣往屆生也是可以的。
??提醒:部分院校對不同學歷的考生,有著關于報考年限的特殊要求,往后我們會繼續更新關于22年招生簡章里招生政策變化的文章,需要持續關注哦。
2
了解院校的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學習時間,學費是不一樣的(有個別院校學費相同)。
全日制:更適合工作時間不久,徹底想轉行的年輕考生,一般對英語的要求比較高,報考全日制的前提要有充足的時間。
非全日制:更適合工作經驗豐富,有較強管理能力和背景的考生。主適合在職人員。
3
查看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
首先查看院校是否有自己目標專業,其次考慮有無細分領域的需求,這個就要仔細查找,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聯系院校咨詢,以免擇校出現問題。
報考MBA的考生可以參照最新的三大國際認證:最新MBA國際三大認證院校匯總,8所院校全擁有!另外還要根據查看院校的學費,項目特色,項目優勢,分數線,歷年報錄比等。
4
結合現實因素
時間成本,地理位置,院校報錄比,自身學習的情況,學費。了解過各大院校的基本情況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將院校情況和自身情況綜合起來,以此確定目標院校。
了解了如何科學擇校,接下來一起來看擇校時應該注意哪些原則呢?
擇校時要多選擇幾所院校,至少有1所重點院校,1所熱門高校
1.地理位置和職業規劃:
你目前所在的城市或是即將前往工作的城市,或是你未來想留下來的城市。如果你的目標院校未開設分院,那么我推薦你選擇離工作地較近的院校作為目標院校(省的你在工作地和學校間來回奔波)。
好在有部分實力不錯的院校會在全國多地開設分校,這對那些想上好學校卻受困于地理因素的同學來說,是個巨大的福音。
2.結合自身背景和院校難度
第一學歷,管理經驗,職業發展都是院校老師著重考量的,學歷高是一方面,院校更看重的是考生對未來的規劃,考生是否有上進心。
關于院校難度:清北人復交等第一梯隊的院校,報考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用考生擠破頭想上這些名校來形容這些院校的報考場面一點都不夸張,當然這些名校帶給你的東西也會更多。名校固然好,但是不是人人都能進去的,考生要結合自身情況,切記盲目報考。
3.學費與自身財務狀況
MBA學費既有幾萬塊的,也有五六十萬的,由于報考人數的不斷增加,MBA的學費也是水漲船高。
報考全日制的考生學費雖然沒有非全的貴,但是也要考慮,在讀研期間沒有經濟收入的問題。報考非全日制的考生的學費是比全日制的考生高的,很多學校的畢業年限也是不同的。
所以薪資也是擇校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4.院校分數線與自身學習時間成本
MBA除了國家線過國家線之外,很多院校還有自己院校分數線,一般情況,院校分數線都高于國家線,例如34所自劃線院校,是有自主劃線權的。
很多學校很有提前面試,小編告訴大家一定要參加,它是你進入學校的“綠色通道”,特別是在職考研的考生,一定要參加,只要提面拿到優秀,一般初試只需過國家線即可。
如果目標院校沒有提前面試的政策,可以參照往年的復試線擇校。這部分同學尤其要注意院校的分數線差距,理性地選擇,尤其是分數要求較高和報考人數多的院校。
最后給大家強調一下,擇校要慎重,不要一拍腦袋就定了,要結合各種因素,不要成為考研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