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至3月1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以下簡稱"兩會"),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3月13日,李克強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會議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走進代表團,參與小組討論。考試點考研網深入研究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的內容,總結政府工作報告的要點、李克強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的內容要點等,解讀"兩會"精神中中國與周邊關系問題、經濟增速問題和2015年考研政治大綱的結合點,希望能對參加2015年考試的學生起到方向性的指導作用。
一、中國與周邊關系問題
中國歷來奉行和平發展的外交戰略,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切實維護我國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權益。要堅持陸海統籌,全面實施海洋戰略,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大力建設海洋強國。全面推進周邊外交,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決不允許開歷史倒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與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是13億人民的共同意志,這需要有和平穩定的周邊和國際環境。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動搖的。兩者歸結起來還是要維護穩定,為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早在60年前,中國和一些周邊國家,就共同倡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四鄰周邊有時候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情況,但是只要我們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應該是和諧的聲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和平友好、和平共處,這是中國與周邊國家四鄰百姓的愿望,我們需要一起努力,來擴大利益的交匯點,縮小矛盾點,這樣就可以和睦相處,也是造福民眾。"兩會"精神中關于中國與周邊關系問題的表述可以與與毛中特第十三章(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大國關系)相結合命題,非常容易命制選擇題和分析題。
二、關于經濟增速問題
我國之所以2014年把經濟增長率定在7.5%左右,考慮的還是保就業、惠民生,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我們更注重的是數字背后的民生、增長背后的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也難以增加社會財富。我們要對"零就業"家庭說"不",一個家庭沒有一個人就業,真是毫無生氣,沒有希望。現在全國每年要新增城鎮勞動力就業1000萬人以上,還要給六七百萬新增的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留有一定的空間,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當然,我們既然說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就是有彈性的,高一點,低一點,我們是有容忍度的。至于說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這個GDP必須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使居民收入有增長。我們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貼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質量效益、節能環保的GDP。"兩會"精神中關于經濟增速問題的表述可以與與毛中特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相結合命題,非常容易命制選擇題和分析題。